新莊頭前 耳鼻喉科、家庭醫學科專科
營業時間 8:00~12:00 14:30~17:30 18:00~21:30 週二全日、六日夜診休診
Close

By lishinclinic 2021-01-11 In 衛教文章

皮膚腫瘤良性惡性面面觀

相信不少人曾經對自身的皮膚腫瘤和痣煩惱過,身為家醫科醫師,也很常在門診被詢問”醫生醫生,我身上怎麼長了這個~是甚麼”。大家最害怕擔心的就是會不會是不好的東西皮膚癌了,今天就來個小教學,來看看你身上的腫瘤,到底有沒有危險呢?

首先從良性的開始說起~皮膚的良性小瘤非常常見,如在身上找到,不用害怕,不是癌症,而且你絕不孤單,可能仔細觀察一下其他人根本也有同樣的東西喔!

最常被詢問也最常看見的皮膚良性腫瘤top 2
種類 櫻桃血管瘤 脂漏性角化症
 
形態

特徵

俗稱硃砂痣,很常見,可以找看看自己身上有沒有喔 跟惡性腫瘤的差別是界線清楚,而且仔細看會有脫屑

俗稱老人斑,會越長越多也是特點,所以常常有患者來憂心忡忡地說”真的沒問題嗎?怎麼越來越多” 真的沒問題喔!

 

也是超級常見皮膚良性腫瘤~同樣吸引不少人到診間詢問
種類 軟纖維瘤(贅疣) 表皮囊腫
形態

特徵

俗稱懶散肉仔(台語),在30歲後的女性尤其常見,通常是由於摩擦及皮膚老化造成的 剛剛提到的都是小顆凸於表皮的腫瘤,表皮囊腫則是表皮下忽然隆起一顆,伴隨著疼痛,有時候有紅腫,表面會有個孔洞可以擠出膿來(有時候不行)。來的快但去的也還算快,小表皮囊腫伴著小發炎疼痛幾天自行就消了,若越來越腫越大越紅,建議看醫師拿點抗生素使用喔

常常被問到了良性腫瘤介紹完畢,接著要好好來辨識惡性病變也就是皮膚癌

首先,要記住身上的痣如果有幾種變化,就是不對勁要馬上看醫生的五原則

ABCDE口訣

Asymmetry 痣的樣子不對稱

Border 界限不明顯

Color 深淺不一

Diameter >0.6~0.7公分

Evolution 越變越大

接著看看惡性皮膚癌分類

種類 基底細胞癌 鱗狀上皮細胞癌 惡性黑色素細胞癌
部位 日曬相關處

好發臉部鼻周圍

日曬相關處

好發在老年人

眼、耳、前臂伸側、禿髮處

與日曬無關

台灣常見於肢端手腳

 

 

型態 珍珠光澤,邊緣凸起,中間

凹陷。有時有潰瘍樣,血管不均勻樣。喜局部侵犯往下長,不常轉移

紅色脫皮角化丘疹及斑塊 兩成由痣演變來

不符合ABCDE守則的痣須看醫師

備註 切除後痊癒率98% 台灣皮膚癌中最普遍類型 過去曾經喝過砷井水的也需要注意 存活率最低

台灣皮膚癌中最罕見類型

看完這些簡單的小整理,一旦皮膚有變化,符合惡性的特徵,千萬不要掉以輕心馬上回診,但如果是常見腫瘤,也不需太過擔心,白白吃不下睡不著囉~

Leave a reply